- 相關推薦
《精神病患者》里的夢幻、欲望與凝視-精神分析學對電影美學的
【摘要】 精神分析美學,就是指將精神分析的原理和方法運用于對藝術哲學、文藝心理學、藝術批評理論等方面的研究。而電影精神分析學,就是用精神分析原理解釋電影現(xiàn)象的西方現(xiàn)代電影理論。借助精神分析學代表人物的主體理論,可以更好地研究電影與現(xiàn)實的關系。在希區(qū)柯克導演的經(jīng)典電影文本《精神病患者》中,充斥著精神分析學的理論元素:戀母情結、鏡像階段、認同機制、窺視癖和戀物癖。因此分析《精神病患者》中的男性/女性形象可以闡述精神分析學對電影美學的重要影響。
【關鍵詞】精神分析學 鏡像階段 認同 窺視癖 戀物癖 《精神病患者》
一、精神分析學
1、弗洛伊德:夢與電影的關系
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所開創(chuàng)的精神分析學,不僅被廣泛應用到心理學領域,并且對人文科學及各種藝術創(chuàng)作領域都產(chǎn)生了極大的影響。所謂精神分析美學,就是指將精神分析的原理和方法運用于對藝術哲學、文藝心理學、藝術批評理論等方面的研究。[1]而電影精神分析學,就是用精神分析原理解釋電影現(xiàn)象的西方現(xiàn)代電影理論。[2]弗洛伊德認為夢代表人類欲望的滿足,每個夢都有專屬于它自身的意義和精神價值。弗洛伊德在1900年出版的《釋夢》一書中,記述了口渴會引發(fā)了他飲水的欲望,而夢則證實了他自身欲望的滿足。[3]根據(jù)弗洛伊德的釋夢學說,釋夢是幫助我們進入人類潛意識的重要手段。
【《精神病患者》里的夢幻、欲望與凝視-精神分析學對電影美學的】相關文章:
馮小剛電影與電影商業(yè)美學03-29
中國琴學與美學03-06
現(xiàn)代精神分析學與人本管理03-25
禪宗的美學智慧-中國美學傳統(tǒng)與西方現(xiàn)象學美學03-18
美術學與美學關系探索03-15
新武俠電影的淺暴力美學03-05
電影色彩藝術的美學特征研究論文03-04
悟覺與回旋-試論電影美學鑒賞03-05